广东省广州市“三个聚焦”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城市范本

日期:2024-01-02   来源: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省广州市56个民族齐全,少数民族人口82万多人,流动人口约占80%,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入数量较多、增长较快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广州市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为目标,通过“聚焦优质服务、聚焦基层建设、聚焦治理效能”等“三个聚焦”,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城市范本”,让来穗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融得入”,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集体)等称号。

一、聚焦优质服务,积极引导少数民族融入广州

一是制定印发促进“三交”系列政策文件。以有序推进民族地区和城市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为目标,印发推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行动方案”“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等文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计划。2021年以来,全市实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项目12个,天河区“德和圆”民族文旅项目入选国家民委“三项计划”示范项目。二是健全服务管理体系。与青海、新疆、西藏、贵州等民族地区结对共建,积极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推动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需求,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2021年以来,累计为26000多名少数民族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更好融入城市。近10年来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性安置、积分入户等方式,约有7.5万名少数民族群众成功落户广州。三是大力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社区环境。建立市级联络站 1 个、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站 10 个、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 23 支、“羊城石榴籽工作室”88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22个,为各族群众提供便利的民族融居服务。通过设立“法援民族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项目,在越秀区光塔街、海珠区瑞宝街、黄埔区云埔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街道社区,开展精准化服务。四是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积极发挥越秀区登峰街、海珠区沙园街等近40个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2021年以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线上线下活动60多场次,“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媒体宣传分享会”“喜迎二十大 民族一家亲”“五洲四海中华情”等大型民族文艺活动广受好评。

二、聚焦基层建设,推动涉民族事务纳入网格化治理

一是纳入网格化治理体系。结合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按每个网格覆盖200户或500人左右标准,把社区内民族事务与党建、政法综治、民政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纳入全市20849 个综合网格,把民族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二是明确入格事项要求。建立市、区、街三级网格化指挥平台,实现街(镇)、区、市三级的数据采集、事件清洗、任务反馈。将少数民族人口信息更新、少数民族考生升学优待证明办理指引、民族成份更改、殡葬证明办理等4项民族工作作为全市网格入格事项,接入市政务办网格化综合平台。三是强化网格员队伍建设。加强社区网格员、基层干部民族理论知识和网格事项培训,强化操作能力,避免 “对民族宗教事项视而不见”“遇到民族宗教事项不知所措”的现象发生。针对维吾尔族、藏族群众从事摆卖多、回族群众从事拉面行业多、彝族群众进厂务工多,住所相对不固定、注册登记难等实际,先后组建维吾尔族、藏族、回族、彝族4支联络员队伍,配合网格员开展在穗少数民族服务管理。越秀区登峰街等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重点街道,通过特聘民族专干、招聘新疆籍维吾尔族辅警,抽调派出所干警和出租屋管理员组成民族服务网格队伍,为各民族群众提供精准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

三、聚焦治理效能,强化民族事务治理智慧化支撑

一是建设“羊城智慧民宗”数据平台。“羊城智慧民宗”对标国家、省民族宗教数据采集标准,积极融入广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对接公安、来穗等多个部门数据接口,汇集400多万条涉广州民族宗教领域数据,实现“数据一张图”,并将数据进行网格化切分,可实时查看少数民族人口、民族工作联络员、清真拉面店等数据,实现全市民族基础信息“全掌握”,做到民族事务治理底数清、动态明。二是建立“掌上网格”,实现远程巡检。“羊城智慧民宗”移动端可对监管任务情况进行实时查询、上报、处理,包括任务地图定位、历史任务以及个人任务完成率,上报巡检场所人员密集情况、安保情况,支持上传现场照片。同时,支持对涉民族场所实行远程视频监控,遇突发情况处置时,可实现现场巡检任务管理、执行及追踪,实现云端高效监管。加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对市教育、公安、人社、市场监管、来穗局等单位提供专项信息进行链接共享,实现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掌握人口流动动态,作出有效情况预判。三是健全网络协同治理机制。依托基层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实体化平台、12345政务服务平台、民族宗教综合分析应用平台等多个智慧平台,通过网站、热线电话、APP、小程序等多种方式,将民族工作向社区、网格延伸,建立“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基层协同治理体系。2023年少数民族联络站通过信息化服务平台,及时收集、回应少数民族群众关注的“民族成份变更、民族殡葬政策、通用语言培训”等热点问题200多件,切实提高了民族事务治理效能。